汽车前线

首页 > 车市新闻 > 正文

360度全景影像泊车系统产品与市场发展状况解说

来源:其他   2014/9/15 16:04:42
    新交规的出台,带火了电子狗和蓝牙免提;日益复杂的行车环境,以及多起沸沸扬扬的交通事故的刺激,行车记录仪成为车载标配;而今,集成倒车后视、行车记录仪的360度全景系统(泊车)有望催热一个全新的市场——行车主动安全防护。

360度全景影像泊车实际应用图示


    这段时间,CarCAV旋风式调研,先后拜访了黑剑(东莞银声)、车全影(广州)、道可视(深圳)、车视野(深圳豪天骏)、莱音(广州)、探长(广州商宝)、路夜视录(深圳子茜)、普捷利(深圳)、南马(深圳)、山行(广州)等十个品牌,同时也和数十家终端店、4S店进行了交流,全面了解360度全景影像泊车系统产品与市场发展状况。

第一,从名称上来说,360度全景各家在定位上有一定差异。有些叫360度全车影像,有些叫360度全景倒车影像,有些叫360度全景泊车,这里为了辨识方便,我们就叫360度全景影像泊车系统(以下简称360度全景)。

第二,从市场前景来,厂家、4S店、终端都比较看好,市场的关注在快速升温。360 度全景早在2010年就诞生了,但是市场成长比较缓慢,到了2013年这个产品才在市场的接受度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4S店开始采购,作为和DVD导航搭配的行车安全系统进行销售。在终端,一些具有一定安装、改装技术的店家(如汽车音响改装店)开始尝试引进,做得好的店每月也能有十多套的销量。综合来看,小部分厂家能做到每月有近2000套出货量。

第三,产品上来看,360度全景系统已经发展了两代,系统基本成熟。第一代产品整合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的画面到一个显示屏上,有点类似目前的监控后台,画面是分割显示,基本没有图像的处理。第二代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对四幅画面技术进行处理,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以鸟瞰(俯视)呈现,画面中间会有一辆虚拟的汽车,作为车辆是否会有安全隐患的依据。目前第一代的产品仍然在销售, 相比出货量第一代比第二代更多,因为第二代在2013年才真正成熟。

第四,配套车型,存在专车专用和通用的争议。不管哪个品牌,360度全景系统都是面向中高级车,价值上至少是20万以上的车型。现实的情况是这些车价值高,使用车的车主消费能力强。360度全景单套价值并不低,终端销售价格终端店和4S店有差异,没法给出准确的零售价。做专车专用,并不是所有车型都合适做,需要看具体情况。前后摄像头专车专用问题不大,但是左右后视镜本身的构造决定了专车专用的可行性,如大众车就相对容易做专车专用,所以只要是做专车专用的厂家都会有大众的产品。做通用就没有这些限制,理论上所有车型都能安装,但是左右后视镜下面打孔存在一定风险。虽然有些厂家配备了专用摄像头打孔工具,但是在初次安装时仍有担心。

第二代360度全景影像泊车系统


第五,安装与调试的问题。目前安装一套360度全景系统工时需要3-5小时,和改装一套简单的音响的时间差不多。针对专用型的安装,相对难度低。通用型的安装,左右后视镜需要量尺寸打孔,这个是最大的难点。需要厂家做好各个车型的详细安装教程,同时做好实操培训。在安装后,画面的调试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培训教程,如果能做到尽量免调试 是最好。

第六,产品性能上,具有如下几个共同点。结合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传输的画面,把它无缝拼接成适时图像信息(鸟瞰图像)呈现在车载显示屏上(专车专用汽车DVD导航),方便在地下车库、复杂路段等环境下的行车、倒车。整合行车记录仪,一般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都具有拍摄、记录影像的功能。最后就是前视和倒车后视,其实大部分做360度全景的厂家都是做摄像头的。

第七,产品方案,TI(德州仪器)和NXP(恩智浦)为主导。做360度影像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四幅画面的拼接、融合,看起来像一幅完整的车辆周视图。这涉及到影像的技术处理,能承担这个处理的方案基本都由上面两家公司提供核心处理器,居于中间的应该还有一些做核心板的方案商。

对360度全景影像泊车系统发展情况就总结到这里,下面我们会具体结合各个品牌的产品,为大家做进一步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