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车型Brembo卡钳 福特福克斯改装版曝光
福克斯向来是车主喜爱的改装车型之一,先天优势的车身结构与操控性虽然吸引许多忠实车迷,但受限于电子节气门的重重阻碍,也使得改装之路更显漫长。
就外观上为了避免与ST空力套件过于相近,车主特别采用混搭方式以塑造出截然不同气势,在小包围的辅助下有效增加车头下扰流以达到稳定功效。
就是爱改 满足内心的改装渴望
改装爱车对于喜爱玩车的广大车迷来说早已是再平凡不过的“例行公事”,也正因为如此早已习惯改装风气的车主,也要满足一下内心的改装渴望。以眼前这辆“小黄”福克斯为例,为了获得更加抢眼的空力外观设计,车主舍弃一般国内玩家首选的“ST”外观改以混搭风格。
车尾方面,除了后下分流器具稳定乱流之外,为了有效增加下压力同时延伸车尾气势,特别换上ST后尾翼以散发掀背车应有的跑车风格与质感。
首首先延续原厂空力外观设计,为了增加车辆在高速行驶的稳定性与下压力,特别加装的车头下扰流,彷佛成为一把空气利刃,随时能划开车头的空气阻力,而车身侧裙与后保险杠同样延续其设计风格,除了维持视觉外观的一致性外,车尾后下分流器还能有效抑制乱流的产生,另外为了增加车尾高速时的下压力,同时能呼应全车进化的外观设计,原厂略为寒酸的后尾翼也改由ST部品加以取代,放大而延长的ST后尾翼不但能有效强化视觉效果还能增加车尾稳定性。
为了有效增加空气力学效应让车头撞风同时能增加引擎散热效率,为此车主特别订制手工的FRP材质引擎盖,让左右两侧气流导孔能确实发挥。
不过最让笔者感到兴趣的莫过于特殊设计的引擎盖,据车主表示,为了解决散热问题同时增加外观美感,此引擎盖特别订制FRP材质,同时增加左右两侧气流导孔,利用车头撞风同时能快速引导引擎室热源以达到降温效果,笔者实际采访时正好碰上当地高温湿热的夏季气候,不过引擎水温也都能够保持在85度上下,可见得小小气流孔引擎盖也能有其功效。
虽然原厂已配置同车色座椅,但论包覆性与乘坐质感上仍不及真皮可调赛车椅,不过了获得更好的支撑性。车主还特别订购一桶形座椅准备应付9月份泛珠江赛事。
内饰上,与外观同车色的椅面设计虽然已有运动而年轻的气息,不过就包覆性而言,偏向舒适的座椅设定仍无法满足车主操驾所需,为此特别换上两张采皮革制成的可调赛车椅,不过为了有更为良好的包覆性以应付未来规划珠海赛车场的极端挑战,车主早已向台湾MSR订购两张SV桶形座椅,以兼顾路上与赛道的实用性。
而车主同样喜爱追求碳纤维流行风的改装趋势,取消原厂中控台饰板,改由时下所流行的碳纤维材质让质感与运动风格能同时增加。除此之外原厂略嫌笨重的三幅式方向盘,几经考虑下也由Momo部品加以取代,其余还包含金属踏板与手刹等一并完全融入改装后的内饰风格。
不过为了能够确实掌握引擎运作状态,同时有利于技师进行计算机程序细微调整,除了特别安装上常见的油温、油压与水温表,一般自然进气车极为少见的空燃比与排温表也额外加以安装,满满的监控仪表将车内营造的极其“紧张”。
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碳纤维内饰风格同样使用于此,整体黑色座舱更显其运动性与高质感。
强健体魄再进化 刚性、操控一并提升
即便福克斯天生具有欧系车型强健的刚性与扎实车身,但面对激烈操驾与大马力时,车身刚性仍会暴露其不足之处,为了改善这个问题,车主特地选用改装业界耳熟能响的Summit车身强化产品,在有效弥补车体前后结构强度之下,使得以往容易发生的车体扭曲问题得以获得改善。为了大幅增进操控表现,包含车轮外倾角调整器、束角调整器与悬挂系统均改用YongXin(咏信)部品,加上防倾杆也改由强化套件后,对于车辆操控上的精准性能完全由驾驶掌握,急速切入弯道或紧急变换车道时,车身转向与动态上均有明显的进步,但胎壁过软的问题反而在此更加突显出。另外对于操控表现同样有加分作用的LSD在此车上同样不可或缺,有效分配动力输出使得山路与弯道的操控性得以大幅增加。
此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方向盘手感,车主舍弃原厂部品改以Momo三幅式方向盘与金属踏板等,配上能有效监控引擎运作状态的三环表更让座舱呈现出竞技风格
至于刹车系统方面,为了对应动力大幅度的增长,原厂单活塞卡钳似乎在制动力与美观上仍稍嫌不足,为了同时获得改善,技师特别流用EVO车型Brembo卡钳,而碟盘除了前碟换上330mm浮动碟,后轮同样订制相当罕见的330mm浮动碟搭配组合,不过精准而强大的制动表现,确实提供车主在繁忙而混乱的交通路况增加行驶的安全性
为了方便计算机程序调校,一般自然进气车少见的空燃比与排温表同样搭载于此,如此一来油门设定范围能够随驾驶所需随时进行调整与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