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排气旁通阀 奔驰E260改装车介绍
奔驰由E首创四颗大灯的“四眼仔”,然而这个踢翻奔驰沉稳造型风格的设计,最终在延续三代之后,来到W212(C207)小改款后便红颜命短归入史册,风骚的设计始终敌不过大灯照明广度的实际需求。过分追求功能性,会让同类产品设计趋同,天然地扼杀设计多样性。再有例子就是现在新车的车头越来越高越来越方,就是为了满足碰撞安全,尤其是行人保护条例。艺术家一旦要设计一款商品,总免不了要和闷蛋理科生角力,而让艺术家无力的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理科生占上风。汽车外形设计师的设计稿,总要被那群不解风情只懂数理的人们否决或修改,最初的想法要实现,总是要被生产技术、生产成本和实用性所羁绊。所以每当我们看到一款车的设计图,总是兽性大发嗷嗷叫,然而量产车一发布,大部分时候的心情就像从后搭讪美女,哪知头转过来后却发现势头不对,慌忙吐出一句“对不起认错人了”。
在“四眼仔”将走入停产列表之前,Wald带来了他们的最新作品E260 Coupe,就像是将一辆被理科生生产出来的车,送回艺术家手里重新雕琢一番,似乎正在努力还原E Coupe设计稿原来的样子。小批量生产的改装品,和原装空力部件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因此改装用的空力套件可以不那么顾忌什么生产效率和存放便利性,设计师画出来是什么样子,几乎做出来就是什么么样子。如果对《你叫我做浮夸吧 Wald SL63 AMG Black Bison》还有印象的话,你也许就会觉得这套E Coupe的空力套件有点眼熟,其实可以看作将SL65 AMG的Black Bison装上了E Coupe。好在奔驰车系一向注重家族化设计,Black Bison上身E Coupe也没有任何不协调的地方,可以散发出它应有的韵味。不得不说,最近Wald对奔驰的关注度,似乎让人忘记了他是一家来自日本的汽车外形设计公司,不过那种略带暴走风的狠劲,却不忘提醒你,这不是德国改装商干得出来的。无疑,用另一个国家的审美来重塑一辆德国车,Wald赋予了E260非德国的味道,Brabus、Carlsson或者Lorinser等奔驰专业改装品牌,恐怕是一辈子都想不到,原来奔驰还可以这样改。
图:除了表达四眼绝唱以外,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灯角附近的保险杠密合度。
图:翼子板侧腮的线条和腰线以及腰部的饰条颇为协调。
夸张的保险杠颇有AMG的风格,大型散热孔和嘴巴后面的开口对于E260来说,更多的是起到装饰的效果。如果觉得E260改AMG套件会成为众矢之的,而且也会被某部分人说成装X,那么这套Wald Black Bison在大街上受到挑衅的概率应该会降低不少的。散热腮翼子板也是Wald的象征性设计,他们在不少的车上面尝到了甜头,在E Coupe身上故技重施也是意料之内了。其实这套开孔翼子板并不是宽体套件,而是在前轮后方的部分做了内缩的处理,而让轮眉与翼子板产生一个落差,这样就形成了类似外抛翼子板的散热孔了。开孔翼子板恰好能和远处后轮轮拱的原装外抛曲线遥相呼应,反倒有点“原来就该这样”的味道。C柱压风板和鸭尾翼低调得恰到好处,既有无法忽视的存在感,也看不到可以标榜的意图,这和奔驰一向低调华丽的格调颇为合拍。而相比之下,Black Bison的后保险杠就显得有点生搬硬套了,无可否认这个屁股造型瞩目度够高,甚至有可能让人舍不得超车,不过这华丽、高调、浮夸、科幻的调调,和压风板、鸭尾翼似乎有点不般配。
图:天生肌肉感,Wald找对素材了。
图:尾翼突起的角,也是Black Bison的元素,不过配合E Coupe较为斯文的特质而修饰成较为内敛的样子。
图:C柱上方的压风板,令圆润的车顶增添了不少动感。
也许可以谈谈价钱,Wald的中国总代理华迩德方面表示,这套空力套件采用了Wald授权的新制造方式,令套件的售价降低了不少。合理,虽然都是开奔驰,但SL65 AMG和E260的车主的消费能力总不在一个一个级别吧,Wald为E级这个消费级别的车主使用出更低成本的制作方法,也能让更多人承担得起。高高在上只会便宜了那些个Ctrl C+Ctrl V的盗版者,很无奈地,Wald也学会了放低身段。有个中国合伙人,这个老牌的日本高端套件生产商也看开了。
图:配合后保险杠的双椭圆排气尾段。
例行公事地介绍一下奔驰E260的动力系统吧,虽然没有任何改装,也不代表这副引擎毫无亮点。260是“中国特供”的一个排量细分型号,它相当于海外版的E250,为何弃“250”不用的原因大家懂的,让人想到悲催的Nike SB系列。即便数字的数值上大了10,E260的输出是和国外E250看齐的204匹/31.6Kgm。其实这副M271系列的1.8L引擎很早之前就已经和各位见面了,还记得奔驰2002年左右开始起用的直四1.8机械增压180/200Kompressor系列动力单元吗?它们就是M271的第一世代,当时奔驰较为偏爱机械增压这种接近大排量自然进气的强制进气方式。此后涡轮增压开始在欧洲车厂里蔓延,奔驰也加入到这个蜗牛潮流里面。虽然涡轮增压引擎的进气排气系统布局比起机械增压要复杂一点,但涡轮增压的调校弹性还是让奔驰禁不住“变阵”。沿用M271这一族的引擎本体,本身就有强制进气版本的M271,对于涡轮增压系统的加持可以说没有任何适应性的问题。引擎本身几乎没有必要的改动,将鲁氏增压器替换成带前置中冷器的涡轮增压系统,更新了缸内直喷供油,以此覆盖了180、200、250等动力型号。和E Coupe的车身配合起来,偏向低扭和响应性的调校,令其穿插市区时突然加速的爆发力还不错,感觉和3.0L级别的自然进气引擎相仿,精力旺盛,不过也并不能说它的调校“很跑车”就是了。
图:M271系列引擎,是C级和E级的老朋友了,昔日的Kompressor今日升级成CGI。
图:进气孔直接从车头部位吸入新鲜空气。
图:涡轮本体以及电子排气旁通阀,相比于机械式旁通阀(棒棒糖),电子式对于增压值控制更加灵敏和精确,相信就如电子增压值控制器取代机械式“水喉制”那样,是未来的趋势。
图:进气风箱位于节气门一侧而不是涡轮一侧,相信是出于和NA型号引擎有更多共享部件的考虑,宝马亦有类似布局。